安康学院
首页

为我们的同事李春平欢呼

2011年06月21日      关注 :次

                             

                        为我们的同事李春平欢呼
                             戴承元   中文系主任)
   

    根据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我系副教授李春平中篇小说改编,由新生代著名导演章明教授执导的全面反映陕南山城紫阳地域文化风貌的全景式同名电影故事片,也是中国国内首个以自然县县名命名的实名制胶片电影《郎在对门唱山歌》在第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继荣膺“最佳新人女演员奖”和“最佳男配角奖”两项传媒大奖之后,又强力斩获 “最佳女演员奖”、“最佳编剧奖”、“最佳音乐奖”共三座金爵奖杯。就所获奖项数而言,《郎在对门唱山歌》毫无疑问地成为此届电影节上的最大赢家。作为一部总投资只有六百万元、无明星担纲主演的小成本电影,与来自102个国家的1519部电影一起参与金爵奖的角逐,最终在中国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上获得五项大奖,《郎在对门唱山歌》的编创团队在中国当代影坛上书写了新的传奇。
    如果说中篇小说《郎在对门唱山歌》凝结着归乡游子李春平对故土的感恩与热爱,那么,电影《郎在对门唱山歌》的巨大成功,则是对李春平回报桑梓的赤子情怀的最佳褒奖。从电影与文学的关系来看,《郎在对门唱山歌》之所以能在亚洲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国际电影节上成为一匹腾跃而起的黑马,那是因为充盈着乡土精魂的小说文本为电影的镜头叙事创设出了远离虚假与空洞的艺术质地。
    凭借一部由110个实景镜头联缀而成的《郎在对门唱山歌》,作为作家的李春平不仅完成了对故乡紫阳山水、人情、风习的一番审美巡视,使陕南山城紫阳通过电影荧幕在文化审美、自然审美的层面上对外释放出强大的征服力,同时,在以文化与经济的融合谋崛起已成为经略一方的常规思维的当下,李春平通过《郎在对门唱山歌》,成功地为故乡紫阳量身打造出了对外宣介的城市名片。
    电影《郎在对门唱山歌》中,在自然之美与人情之美的浸润与滋养下,那个质感温润可人、极富水墨神韵的山城紫阳,彻底颠覆了安康以外的人对安康的地域印象,使得地处中国西部陕南这一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和文化的沉落地带、在官方书写的历史中似乎是永久性的处于暗哑状态的安康,在本区域以外的大众文化视界中,不再只是四省交汇处的一片深山野洼,不再只有文化的贫瘠和浮薄。通过镜头叙事对地域生存体验的提炼与传达,人们在对都市喧嚣的忘却中强烈地感受到了安康这块土地的可亲与可爱之处。
    电影《郎在对门唱山歌》的巨大成功,捍卫和巩固了李春平在秦巴作家阵营中的强势地位,为安康本土的文化建设事业起到了凝聚底气、提振信心的作用。同时,李春平作为陕籍作家的身份,也不可避免地使在此次国际电影节上产生黑马效应的《郎在对门唱山歌》成为秦地艺苑的一个焦点事件。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郎在对门唱山歌》的上映,公众对陕西的地域印象也将会更加全面和丰富。位于东西交汇地带的陕西,不仅有黄土高原的粗犷雄奇,而且有烟雨江南的空濛迷离;不仅有八百里秦川的浑厚博大,而且还有水乡山城的清丽明秀;不仅有气骨高亢、响遏行云的陕北信天游,而且还有风神妍雅、柔婉如水的紫阳民歌。总之,一部《郎在对门唱山歌》,在我们奋力推动陕南实现突破发展的当下,对挖掘和丰富秦地文化资源、打造陕南人文旅游景观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2005年,安康学院将寓居上海的李春平作为特殊人才引进到校,安康学院中文系也自此成为全国范围内为数极少的、真正拥有实力派作家的中文院系之一。近年来,兼有“海归”作家与中文系副教授身份的李春平先生笔耕不辍,佳作迭出。自执教至今,李春平先生创作完成了长篇小说《领导生活》及中篇小说集《享受权力》、《一路飙升》等在读者群体中产生了较大反响的作品,成为我国当下文坛上声势最壮的政经小说创作潮流中的代表作家。《郎在对门唱山歌》的成功,不仅体现了李春平践行作家社会使命的魄力和智慧,也确证了安康学院人才战略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郎在对门唱山歌》的成功,是李春平的骄傲,也是安康学院人的骄傲!我们真诚地为李春平欢呼!
    作为同事,我们热情地希望能继续分享李春平在文学创作道路上的荣光!
                                          

              热烈祝贺《郎在对门唱山歌》荣获金爵奖三项大奖
                            
(雷升录  中文系副主任)

    第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选于2011年6月19日晚揭晓,由著名作家、安康学院中文系教师李春平中篇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郎在对门唱山歌》挺立潮头,独执牛耳。在四部获奖电影中独揽9项金爵奖中“ 最佳编剧” 、“最佳女演员”、 “最佳音乐奖”三项大奖。
    一部作品荣获三大奖项,这在上海电影节史上只有三次。
    上海国际电影节1993年首次举办,1994年,获得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承认,是中国唯一的一个A类国际电影节(A类指电影节类型为非专门类竞赛型,而不是电影节等级划分),最高奖为“金爵奖”,一般下设8个大奖:最佳影片奖、评委会大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女演员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编剧奖、最佳摄影奖、最佳音乐奖。该电影节宗旨是:增进各国、各地区电影界人士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世界电影艺术的繁荣。
    上海国际电影节是亚洲地区最具规模、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电影盛会。作为电影节核心单元的“金爵奖”国际影片评选,旨在体现电影节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评委会由至少7位国际知名专业人士组成。有导演、制片人、演员和影评人等。其参与的广泛度和评选的权威性,一直为全球瞩目。
    《郎在对面唱山歌》的获奖,应是为当代世界电影注入了新的元素。作为国内首部以地名实名制形式反映特定区域的世风民情生活的艺术类电影,其淳朴别致、自然的生活样态无疑给电影界带来了清新的气息。影片改编忠实于原小说,以紫阳县城为人物活动区间背景,以主情重生的文化格调为艺术基调,以余音不绝的紫阳民歌为背景音乐,将绮丽的山光水色、旋旎的风物世情、简疏的山地民俗、依山顺势的山城风貌、仄斜蜿蜒的石板街道、高下起伏的石板屋顶、侧身挺立的吊脚楼、春光无限的茶山、得天独厚的富硒食品、水色潋滟的瀛湖,哀艳宛转、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激越婉转、嬉笑怒骂的平民生活格调等等诸多地方文化元素,共置于围绕生存、权力、情爱三大基本主题而展开的生命境遇中,以情爱为主线结构画面,使一部以少女成长为主题的小说故事,在紫阳这一独特的自然与文化生态中展开,从而把紫阳、安康、陕南以现代传媒方式推到了中国文化的前沿,也推到了世界的面前,给当代中国文化及世界电影注入了陕南民间文化的标识,这不仅是陕南人的骄傲,也是中国的骄傲。
《郎在对门唱山歌》的获奖,对安康、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无疑是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陕西自古就是文化重镇,但在当代文化产业发展中却显得滞后,这和陕西作为文化资源大省的社会角色不相协调。《郎在对门唱山歌》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对于以关中文化为根基的陕西文化的重塑具有切实的现实意义,对于陕西文化产业打出自己的品牌也具有昭示意义。关中文化的根在历史,围绕权力和财富而展开,陕北文化的根在黄土,围绕生存而展开,而陕南文化的根在自然山水,围绕生命与性情而展开,正是这种多样性构成了陕西文化的多种样态。陕西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应植根于这种多样态的文化格局中,以自己的独特风貌,占据现代传媒的窗口。
    影片中包含的陕南民间文化的基本元素,民歌、风情、石板街道、富硒茶、自然山水,无疑打出了陕南文化的名片,这对打造陕南、安康、紫阳文化名片,提炼文化符号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也对陕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资源和路径。同时,《郎在对面唱山歌》的公映与广泛传播,本身就丰富了陕南文化的基本内涵,也为传播安康,提升安康文化品位,树立安康城市文化形象,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郎在对门唱山歌》小说文本创作于安康学院引进李春平入校的第二年----2006年,作为紫阳籍的作家始终满怀报效乡梓的热忱,对生育自己的这方山水怀有深沉的眷恋与热诚。在小说创作中将紫阳、安康特有的多种文化符号汇集于文本中,这在本土作家中,确是首次,这对于宣传安康、传布陕南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安康学院的教师,服务地方文化建设与发展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李春平老师以自己的特有方式,为地方文化建设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为安康学院社会形象的树立,竖起了碑石。当然他也无疑,必然成为安康、紫阳、安康学院的一个基本标识。
                                                    

                     一段传奇,一个文化符号
                  
(肖艳平    中文系教师)

    6月19日晚,第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颁奖典礼暨闭幕式在上海大剧院举行。由著名作家、安康学院中文系教师李春平原创、著名导演章明执导的反映安康紫阳风土人情的我国第一部实名制电影《郎在对门唱山歌》夺得金爵奖主竞赛单元“最佳音乐奖”、“ 最佳编剧奖”、“最佳女演员奖”三项大奖,成为本次电影节上最大亮点。这是继霍建起导演的《那山那人那狗》之后文艺片中田园牧歌式作品的又一力作。
    此片第一次将完全不同于黄土高坡的别样的陕南风光,展现在广大观众面前。电影以安康紫阳为背景,以紫阳民歌《郎在对门唱山歌》为主题音乐。“郎在对门唱山歌哎,姐在房中织绫罗哎……”。纯粹、优美、动听的歌声为整部片子注入灵魂的同时,也带来一缕淡淡的哀伤。影片既是一首“素朴的诗”,也是一首“感伤的诗”。在质朴的山歌声中,镜头将富硒茶、富硒水、老城门、青石板台阶、安康瀛湖等景观一一呈现。观众得以领略紫阳县城的魅力。县城——原生态,影片娓娓道来。碧水青山下的石板路小城让游走在浮华城市中的现代人,再一次回过头去感受那令人怦然心动的自然的魅力,去感受紫阳小城的淳朴与恬静。紫阳小城必将成为继沈从文笔下的“边城”之后,成为现代人心灵的又一方净土。
    为家乡拍一部电影,用自己的笔回报家乡,作家李春平做到了。“是城。是小城。是山城。是县城。城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县城。”小说独特的开头将读者的视野聚焦在紫阳这一片热土上。李春平的《郎在对门唱山歌》诠释了“一个人、一座城、一本书、一部电影”的精彩内涵,为家乡书写了一段传奇。这部作品成功地将以“紫阳民歌”为代表的陕南文化推向了国际,向全世界推介了安康,提升了安康的城市形象。它“提振了安康文化建设的信心,开创了地域文化宣传实名制的新模式,很好地实现了地域文化与国际文化的完美对接”。这是安康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也必将成为安康的一个标志性的文化符号。《郎在对门唱山歌》的成功标志着安康地方文化建设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个作家要创作一部出色的作品,离不开良好的创作环境,离不开家乡父老的支持与帮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陕南,正是安康,正是紫阳,这一方钟灵毓秀的土地,蕴育了李春平和他的《郎在对门唱山歌》。在此,向李春平、向安康人民表示热烈祝贺!
                    
 

 

上一条: 我院中标陕西省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

下一条:“阳晨班”三方协议签字仪式在我院隆重举行

关闭

安康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陕ICP备 17014456 号    地址:中国 陕西 安康市育才路92号    邮编:725000

总访问量:位访问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