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子式学者 家长般老师——访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谢满超博士
路边的枫叶落了,落在静默的角落里,落在匆忙前行者的视野里,更落在思想者的心中。在这萧瑟的季节里,老师们迈着匆匆的脚步,走向一个个教室,走向一群群学生。定眸于此,满眼都是师者匆忙的身影。他们用爱心与智慧,慰藉着学子们在人生路途上前行的灵魂。此刻,就让我们驻足在这里,一起倾听一位师者跨步前行的声音。
谢满超,安康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2011年毕业于河北大学生命科学院动物学专业,理学博士,主要从事瘿螨分类及系统进化研究。现为中国昆虫学会蜱螨专业学会会员,中国动物学会蛛形学会会员,陕西省动物学会会员。先后主持、完成陕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2项,安康学院高层次人才专项经费项目3项。主要学术成就:发现并定名12个瘿螨新种,并得到国际认可,相关调查研究成果先后在《动物分类学报》、《昆虫分类学报》、《Zootaxa》等权威、核心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
“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一样”
修身必先正心,常修为师之德。中国教育界千万的老师都在自己的三尺讲台上默默地修行,提升自我。谢老师正是我们祖国万千高校老师的优秀品格的一个视窗,在自己的方寸空间里,默守着教者之德,不断地修行着自己。
自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谢老师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用他的话说,教学生和教自己的孩子是一样的,我们既要给予孩子,理解孩子,还要善于从孩子身上发现自身的不足,去学习和改进,同时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正是他这种“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的爱和责任感,使他极力想要将毕生之所学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心爱的学生,并以自己的品格言传身教的浸润着每个学子的心灵。谢老师说,教学生的过程本就是一个老师自身学习的过程,在学生身上可以看到一个未知的自己,找到老师真正存在的价值。站立于三尺讲台的教学实践使他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学到了如何更好地与学生交流,如何做一个真正懂学生的好老师。另外,身为老师不是一个人的生活,而是影响一个群体生活的人,这些群体需要老师的引导,需要老师的呵护关爱。对此,谢老师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和改造思想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挖掘教学内容包含的哲学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补充生物科学史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思维和研究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采访中,有学生谈到谢老师:“我觉得谢老师上课特别有趣,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无论多么枯燥的课,他都会讲的绘声绘色,引得我们兴趣大增。”针对当今社会上存在的“读书无用论”等错误观点,谢老师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认识。他说:“读书是获取知识、提高思想认识、开拓眼界的一条道路。每一个有机会读书的人,都应该把读书看成是生活的恩赐。在读书的同时,要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并付诸实践。”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能够教会你怎样更好、更有效的学习与生活,找出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
他是一颗钉子,钉下去就是一个深孔
研究的路程是坎坷的、辛劳的、永无止境的。这条路上,谢老师默默坚守着、工作着、追求着。
谢老师立足选择的“瘿螨进化与系统分类”的研究方向,进而扩展到农林虫害防治的研究方向,他在这个领域里,将科研的“螺丝钉”,不断的扎深、钉牢。他先后主持省级、市级和校级科研项目共6项。他发现并定名12个瘿螨新种,并得到国际认可。他的研究成果先后在《动物分类学报》、《昆虫分类学报》、《安康学院学报》、《ZOOTAXA》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其中CSCD核心库4篇。他的硕士论文被收录在《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中国腊梅上的瘿螨二新种》获安康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014年夏天,对安康多地出现的桃花水母和同事一起进行调查研究,通过采集标本、查阅大量文献、分类研究等过程,终于为出现在安康瀛湖库区的桃花水母“正名”,确定为“索氏桃花水母”,对此,华商报做了专题报道。
很多人说搞科研的大多是固执、生硬,但今天我们于谢老师身上看到了另一面。“理性、执着、风趣、严谨”是对他最好的修饰。他就是一颗钉子,钉到哪都会留下一个深孔。实地采集样本、考查当地环境、询问当地居民是他进行科研的前期准备。在他看来,“研究是永无止境的”,而研究的必要条件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提到一个好的工作者必须将工作与事业统一。若想事业成功就必须做到严谨工作、有毅力、吃苦耐劳、有思想有方法,“不懂就问”,从生活中汲取养料。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通过采访,谢老师的“虚心求知、不耻下问”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使我们对一名高校老师应该具备的修养与品德有了更加直观的的感受。
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他还是一位善于总结、探索的老师,给予学生们知识的海洋,注重教法,更注重学生的“学法”的引导。他要求学生实施五步学习法“预习、听讲、阅读、习题、复习。”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时常当面指出学生的缺点不足,直言不讳。并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用他的话来说,“人的价值在于思想,空有能力的人必定是社会的淘汰者。”谢老师独特教学模式,广泛受到学生的好评与青睐,为学生的择业以及就业充当了良好的铺垫。教学中,谢老师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营造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气氛。综合使用讨论式、探究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良好。生活上,谢老师亲生、爱生、援生,在学生的心中,谢老师不仅是他们的良师,更是朋友和亲人。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的问题都愿与谢老师分享和交流。用谢老师的话说,不论是田间耕作的农民,还是工厂工作的工人,或是具有高学历的知识分子,都在他的请教范围之类,没有等级、地位之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正是他的这种对待学生平等、亲和的态度,循循善诱的教法,赢得了尊崇与爱戴。
激情洋溢而又沉稳有序的学者
大千世界,我们每个人都用不同的瞳仁视看不一样的生活。人为师,注定他就会有丰富多彩的生活。社会永远是个充满竞争、角色重重的舞台,想要找准方向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做到在大学里培养自己的艺术修养、专业修养、文学修养,在这些方面谢老师给我们做了最好的诠释。生活中的他喜欢运动,热衷篮球,接触过武术、舞蹈等。兴趣广泛,喜爱最古典的曲风,将民族与流行相结合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喜欢写毛笔字,用来静思、减压。工作生活相协调,统筹兼顾。
在农生院屈国胜书记眼中,谢满超老师就是“一名激情洋溢又沉稳有序的学者”。他赞叹道“谢老师当初并没有傲人的学历,最初的学历只是专科,但他常年坚持学术研究,靠着对学术研究的热衷,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热诚和努力,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去年取得了bet356手机版,日博best365官网分类学研究的博士学位。他身上体现出一种立志献身于研究,甘于寂寞,远离世俗的学者精神。虽与现在市场方向相反,但这是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
此外他还高度评价道:谢老师的精神正是我们中国现阶段缺乏的大学精神。谢老师不慕名利的精神令我们感动,不向钱看,而是向前看,专心于学问和研究,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谢老师反对只会读书、不会做事的“书呆子”。他强调每个人在大学生时代,都应该培养和发展多方面的才能。至少应该学会一门艺术,学会一种体育技能,发展一两个兴趣爱好。不拘泥于本专业的研修,多掌握几门专业之外的知识技能。这对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好处。
谈起家人谢老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对于工作,家人一直给予最大的支持和帮助。”正是对生活的热情,对家人的感恩让谢老师在工作岗位中更有激情,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越走越高远。
在访谈中,谢老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他执着前进,不错过任何一个吮吸真知的机会,不满足现状,追求着更高层次、更深领域的跨越。相信,这种“继续求学”的期许,定会实现他的DNA分子梦想,将科研带向更深的领域。
后记:在中国现代的教育之路上有千千万万个像谢老师这样的教师,在属于自己的三尺讲堂上兢兢业业、默默付出。代代辈辈,生生不息。他们不单单是传授自己的所学,更是想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用心去培养祖国的明天。每一位师者都是伟大的,每一位师者也都应该被称颂,他们默默无闻却依旧甘愿付出、不求回报。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生活中,他们都努力充当着良师益友的角色,尽心去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学生。
(撰稿:大学生记者团:齐晓婷 王钾粝 丁瑶瑶 审校:田园风光)
上一条: 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纲领性文件--《bet356手机版,日博best365官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的基本精神解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