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学院
首页

从安康学院到秦巴山村:一位90后教师的八年坚守 ——记陕西省教学能手、外语学院2016届优秀校友杨舒

2025年03月28日      来源: 大学生记者团       关注 :次

编者按:杨舒,女,1994年出生,陕西镇坪人,大学本科学历,安康学院英语专业2016届毕业生,陕西省教学能手,小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安康市镇坪县小曙河小学。

自2016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杨舒一直扎根在基层,坚守在乡村英语教育工作第一线,坚守着自己对教师的那份热爱与执着,默默耕耘着属于自己的乐土,用心体味着育人的快乐和幸福。通过自己的努力,她所带学科多次在全县统考中获得前两名;2022年在安康市教学研究室举办的安康市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课例”展示中荣获一等奖;2023年在安康市第七届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暨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2024年获得安康市第五届中小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

因为热爱,心享快乐扎根基层

261BEA

“教师的工作是以人格塑造人格,以灵魂唤醒灵魂的事业。”这是杨舒从教八载始终秉持的信念。2016年踏上乡村讲台时,面对英语教学资源匮乏、留守儿童占比超七成的现状,这位年轻教师在日记本上郑重写下:“教育是唤醒希望的星火,我要做那个持灯人。”

在杨舒的英语课堂上,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光。对于成绩优异的孩子,她努力为其打开一扇通往高远之处的窗,帮助他们突破小县城的视野局限,向着更广阔的天地、更美好的未来奋力前行;对于常被忽视的“中等生”,她积极引导学生发掘自身潜能,激励他们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面对问题较多的孩子,她仔细甄别原因,用真诚的爱去感化,以深厚的情去引导,给予无限耐心与尊重,助力他们在成长路上点滴进步,逐步向好发展。

“课间休息了,天气干燥,大家记得多喝热水。”“天凉了,冷饮就别吃啦。”“这几天天气多变,同学们要注意随时增减衣物……” 一句句关切话语,饱含真挚关爱;轻轻抚一抚学生毛躁的头发,细心折一折微皱的领口,温柔拍一拍稚嫩的肩头…… 一个个细微举动,满是倾心守护。这些质朴言语、点滴行为,正是师爱的生动注脚。家长感激的话语、孩子们灿烂的笑容,成为她职业幸福感的最美源泉。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付出终有回报,2022年9月,当"师德标兵"的证书捧在手中时,杨舒笑得像春溪泛起的涟漪:“看见孩子们眼里的光,就知道所有付出都值得。”这位扎根山乡的英语教师,正用爱与智慧编织着乡村振兴的教育经纬。

因为责任,默默坚守教育初心

1BFA70

在三尺讲台书写育人篇章的杨舒,用青春诠释着青年教师的担当。作为乡镇小学唯一的英语教师,她身兼三至六年级英语教学、六年级科学课程及多项教务工作,在多重角色中从容转换,用实际行动践行“要做就做到最好”的人生信条。面对全校师生“全科教师”的戏称,她总是笑言:“教育本就需要多面手,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扎根。”

备课室内深夜不灭的灯光,映照着杨舒备课的剪影。她将教材逐字研读,连插图说明都不曾放过,密密麻麻的批注里既有教学要点,更有童心密码。从导语设计到课堂小结,从学情分析到分层作业,每个环节都凝聚着她“把课堂酿成清泉”的巧思。批改作业时,她的“三色笔工作法”让知识盲点无所遁形,那些被学生称为“彩虹笔记”的作业本,记录着师生共同成长的轨迹。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这句镌刻在她教案扉页的教育箴言,化作无数个课后辅导的身影。无论晨曦微露还是繁星满天,办公室里随时亮着的台灯见证着她“知识清泉永不干涸”的承诺。面对理解较慢的学生,她创新“生活英语工坊”,把抽象语法变成田间地头的鲜活对话;针对科学课实验器材短缺,她带领学生用矿泉水瓶制作生态瓶,让知识在指尖绽放。

杨舒深知,教师不仅要给予学生知识的“一杯水”,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获取知识,让学生自身成为知识的 “江河”“海洋”。杨舒凭借勤奋的工作态度、优异的教学业绩以及众多荣誉证书,践行着对教育事业的庄严承诺,彰显出她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但更令她欣慰的,是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那是对教育者最好的褒奖,也是初心最美的回响。

因为执着,勇于探索一路成长

29407E

当代教育家魏书生曾言:“把自己平凡的工作当作宏伟的世界去研究,就会发现无穷的乐趣。”这句话,如同闪耀的启明星,照亮了杨舒的教育征程。在八年的教学生涯中,杨舒怀揣着一个炽热的 “能手”梦,一路执着探索,不断成长。

任教以来,杨舒始终坚信,提升自我是教育的基石。闲暇时光,她沉浸在专业书籍的海洋,汲取知识的养分;现场优质课和教学视频前,她全神贯注,捕捉每一个精彩瞬间;专家讲座上,她认真聆听,将宝贵的经验铭记于心。厚积薄发,2023 年成为她教育生涯的关键转折点。从县级教学能手,到市级,再到省级,杨舒凭借扎实的积累与不懈的努力,一路过关斩将,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2023年的金秋时节,当省级教学能手证书捧在手中的那一刻,杨舒的眼前浮现出无数个挑灯夜战的剪影。那些与星辰为伴的深夜里,她伏案备课的身影被月光拉得很长。连续半年,每晚仅以三四个小时的睡眠与星辰作伴,即便是在比赛冲刺阶段,她依然坚持白天授课、晚上磨课的循环节奏。教案本上层层叠叠的批注,见证着一节课历经十余次打磨的蜕变历程;教研员办公室深夜亮着的灯光,映照着她与专家探讨教学设计的专注神情。

“教育是永无止境的修行。”这句话镌刻在杨舒的备课笔记扉页。备赛之路,充满了酸甜苦辣。每一次磨课,杨舒都会精心录制视频,邀请县教研员和同行教师听课,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从课的设计思路、课件制作技术,到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任务阐述和布置,她都认真记录,反复琢磨。她明白,在她的背后,有许多人默默支持着她。资深的 “师傅” 为她解读文本,点评课堂,提出宝贵的意见,帮助她站稳三尺讲台;教研员悉心教导,既传授知识,又传授方法,引领她不断前行。正是这些人的陪伴与支持,让她在教育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通向省级领奖台的道路上,泪水与欢笑交织成奋进的诗行。记得某次市级比赛失利后,杨舒躲在洗手间痛哭失声,却在整理妆容时对着镜子给自己打气:“今天的眼泪,要化作明天的露珠。”这份百折不挠的韧劲,让她的课堂日渐丰盈:多媒体课件突破传统框架,板书设计融合美学元素,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山里娃的眼眸焕发求知的光彩。正如她在教学反思中所写:“每个孩子都是待琢的璞玉,教师要用智慧的刻刀唤醒他们的光芒。”

如今,登上省级领奖台上的杨舒依然保持着初登讲台时的初心。“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杨舒说,这把火既照亮山里孩子的未来,也温暖着bet356手机版,日博best365官网乡村教师前行的道路。从县级能手到省级能手,她用八年光阴诠释了教育者的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执着求索,于细微处见证教育之美。正如她办公室墙上那幅字所书——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后记:八载春秋,杨舒用脚印编织出教育的经纬——当留守儿童的书声惊散晨雾,当青年教师们的课堂绽放星火,当省级荣誉化作滋养春苗的沃土,这位执着的乡村教师依然保持着最初的姿态:左手握着教育理想,右手牵着山乡未来,在时光长河里写下永不褪色的教育诗行。正如她案头常伴的陶行知箴言:“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那些被她点亮的心灯,正化作照亮山路的星火,在代代相传中生生不息。

撰稿:武梦圆

审核:张哲华、田兆杰、刘煜

下一条:青春奋斗、榜样领航——记bet356手机版,日博best365官网: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三)

关闭

安康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陕ICP备 17014456 号    地址:中国 陕西 安康市育才路92号    邮编:725000

总访问量:位访问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抖音